【同济科技园科学家之家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干细胞与细胞治疗产业产学研医金协同创新交流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8.05      浏览量:111

731日下午,由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CBIITA)与同济科技园普陀园联合主办的“干细胞、细胞治疗产业产学研医金协同创新交流研讨会”在园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了同济大学医学领域科学家、临床科研机构、产业界及金融投资界等20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干细胞与细胞治疗领域的技术突破、转化瓶颈及协同创新路径,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   聚焦国家战略,破解产业困局
CBIITA联合体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晓南
郑晓南在致辞中指出,干细胞与细胞治疗技术是“健康中国”与“科技自立自强”双轨战略的核心驱动力,但当前产业链仍面临原始创新转化率低、临床路径模糊等挑战。她强调,唯有通过产学研医金的深度协同,才能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条。
同济科技园副总经理、普陀园总经理孙鸿岩
孙鸿岩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园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高度关注并积极布局生物医药,尤其是像干细胞、细胞治疗这样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前沿领域,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助力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构建。
二、专题研讨: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路径
1. 干细胞治疗的转化医学
同济大学医学院徐国彤教授
徐国彤系统解析了干细胞药物研发的前沿动态,并犀利指出产业化三大瓶颈:关键材料国产化替代不足、专利采购受阻、临床准入机制壁垒高企,亟需产学研协同破局。

同济大学医学院孙毅教授
孙毅重点介绍了同济大学干细胞专业库的战略布局与标准化建设进展,强调该平台正聚焦疾病模型构建及再生医学转化研究,为创新药研发提供核心资源支撑。
 
 同济大学医学院徐俊教授
徐俊呼吁加大对青年科研人才的系统性支持,特别提出需建立专项基金破解青年教授启动经费短缺困境,确保创新人才"稳得住、能发力"
同济大学医学院薛金锋教授
薛金锋系统解析了干细剖析了科研成果转化全链条痛点:从基础突破到临床验证周期长、环节多,主张通过机制创新简化流程、强化激励,为转化提速注入新动能。
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朱融融、李维达教授团队
朱融融、李维达教授团队分别介绍了项目最新进展,指出当前面临跨学科团队协同效率不足、高价值专利采购成本高、政策衔接不畅等挑战,亟需平台级解决方案支持。
2. 细胞治疗的商业化路径
亿航生物CEO李振韬以通用型细胞疗法为例,分析了研发挑战与市场需求,提出“企业需早期介入科研,充当产业化教练”的协作模式。
3. 产学研医金协同创新
金融投资界代表徐斌探讨了国际专利布局与本土转化的平衡策略,呼吁建立“责任共担、收益分成”的协同机制,以防范技术转移风险。
三、跨界对话,共谋未来
自由交流环节中,与会嘉宾就合作痛点与需求展开热烈讨论。隆耀生物CTO汪鑫提出“临床需求反哺科研”的实践路径,谱新生物BD总监蔡晓东分享了跨国技术转化的成功案例。
四、展望未来
本次会议不仅深化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互信,更明确了协同创新的行动方向。CBIITA与同济科技园表示,将持续优化“技术-临床-商业”闭环生态,助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抢占全球制高点。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参观同济科技园生命健康孵化基地。

返回

上一篇:激活专利价值,共筑生命健康创新生态——2025沿沪宁产业创新带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同济医学专场成功举办

下一篇:同济科技园普陀园第五期企业高管研修班顺利开班!

首 页
园区介绍
园区动态
园区服务
园区企业
党建文化
联系我们
⑥copyright 2019.上海同济桃浦创新创业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2000311号